新《绿野仙踪》电影导演再次证实:将加入LGBT+角色

文章编号:8413 2025-02-07 酸菜鱼的做法视频

近日,新《绿野仙踪》电影导演Kenya Barris在参加日舞影展时,向外媒Variety透露了该片的最新进展。

新绿野仙踪电影导演再次证实将加入LGBT角色

之前,导演Barris曾透露新《绿野仙踪》将包含LGBTQ+角色,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以反映当代文化以及多元族群。现在他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并表示新《绿野仙踪》将背景设定在现代,主人公桃乐丝将居住在加州英格尔伍德的公寓大楼,而不是原版中的乡下农场。

新绿野仙踪电影导演再次证实将加入LGBT角色

Barris还解释了新版的创作理念:“原版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其主旨是关于自力更生、讲述当时人们正在经历的困境。我认为现在是转换角色、转而描写对梦想生活憧憬的最佳时机”。同时也强调了,新版仍然保持了原版故事的核心,即英雄的旅程。


大家有什么新片老片介绍 以前看过经典的电影也行 布拉德 皮特 演过个古代战争题材的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奥斯卡经典影片100部!!! 1《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接和特别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响、最佳效果提名 2《卡萨布兰卡》(又译《北非谍影》)Casablanc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3《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故事、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4《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5《战地钟声》For Whom the Bell Tolls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6《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音响;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7《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 8《铁翼雄风》(又译为《翼》)Wings第一届奥斯卡(1927-1928)最佳影片、最佳技术效果 9《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音乐(歌曲)、最佳音乐(作曲);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最佳效果提名 10《煤气灯下》Gaslight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提名 11《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 12《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13《翡翠谷》(又译《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14《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接、最佳音乐和特别奖;最佳音响提名 15《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剪接、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16《呼啸山庄》(又译作《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17《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第九届奥斯卡(1936)最佳电影、最佳剪辑提名 18《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19《忠勇之家》Mrs. Miniver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响、最佳效果提名 20《小妇人》Little Women第六届奥斯卡(1932-1933)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 21《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第七届奥斯卡(1934)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 22《红菱艳》The Red Shoes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提名 23《红河谷》Red River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提名 24《茶花女》Camille第十届奥斯卡(1937)最佳女演员提名 25《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音响、最佳音乐提名 26《王子复仇记》Hamlet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提名 27《翠堤春晓》 The Great Waltz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提名 28《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第十届(1937)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助理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29《天方夜谭》Arabian Nights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摄影(彩色片)、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 最佳音响、 最佳音乐提名 30《亨利五世》Henry V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特别奖;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提名 31《罗生门》Rashomon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外语片奖;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32《公民凯恩》(大国民)Citizen Kane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剧本;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摄影(黑白片)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音乐提名 33《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音响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提名。 34《太阳浴血记》( 《血太阳》)Duel in the sun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35《大饭店》Grand Hotel第五届奥斯卡(1933)最佳影片 36《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第八届奥斯卡(193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编剧提名 37《当代奸雄》(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提名 38《第三人》The third man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电影和最佳剪辑提名 39《岸上风云》(《在江边》、《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和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乐提名 40《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提名 41《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提名 42《蝴蝶梦》Rebecca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效果和最佳音乐提名。 43《深闺疑云》Suspicion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女演员;最佳影片和最佳音乐提名 44《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音乐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效果五项提名 45《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编剧提名 46《撒哈拉沙漠》Sahar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和最佳摄影提名 47《愤怒的葡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提名 48《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提名 49《关山飞渡》Stagecoach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提名 50《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提名 51《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2《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53《迪兹先生进城》Mr. Deeds Goes to Town第九届奥斯卡(1936)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音响提名 54《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5《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提名 56《战地军魂》Stalag 17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导演提名 57《沙漠之鼠》The Desert Rats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编剧提名 58《凯恩舰叛变》The Caine Mutiny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9《鹿苑长春》The Yearling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提名 60《玉女神驹》National Velvet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61《正午》High Noon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男演员、最佳剪辑、最佳音乐(配乐)和最佳音乐(歌曲);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62《戏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电影和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剪辑提名 63《侠盗罗宾汉》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和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64《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65《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第三届奥斯卡(1929-1930)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提名。 66《罗伯茨先生》Mister Roberts第二十八届奥斯卡(1955)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最佳音响提名 67《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第二十八届奥斯卡(1955)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68《泉水中的三枚硬币》(《罗马之恋》)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摄影(彩色)、最佳音乐(歌曲);最佳影片提名 69《百老汇的旋律》(又译《红伶秘史》、《百老汇之歌》)The Broadway Melody第二届奥斯卡(1929)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导演提名 70《大地》The Good Earth第十届奥斯卡(1937)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提名 71《与我同行》Going My Way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最佳男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提名 72《风流寡妇》The Merry Widow第七届奥斯卡(1934)最佳艺术指导 73《龙凤配》Sabrina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 74《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 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75《卿何薄命》Dark Victory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女演员、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76《飞虎群英》Flying Tigers 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音响(录音)、最佳效果、最佳音乐提名 77《外星人大战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特效奖;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录音)提名 78《晴空血战史》(《十二点正》)Twelve OClock High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录音);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提名 79《圣女贞德》【英格丽 褒曼 (Ingrid Bergman)主演】Joan of Arc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和特别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提名 80《三剑客》(三个火枪手、三剑侠)The Three Musketeers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摄影(彩色片)提名 81《夜阑人未静》The Asphalt Jungle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提名 82《紧急下潜》Crash Dive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特殊效果 83《胜利之歌》(扬基都德)Yankee Doodle Dandy 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音响(录音);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提名 84《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 Cas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女配角提名 85《双重生活》A Double Lif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86《巴格达大盗》(月宫宝盒)The Thief of Bagdad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效果;最佳音乐提名 87《救生艇》Lifeboat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提名 88.《美人计》Notorious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提名 89《太阳之血》Blood on the Sun第十八界奥斯卡(1945)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 90.《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提名 91《大幻影》Grand Illusion 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影片提名 92《蓬门今始为君开》The Quiet Man 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93《时代女人》Woman of the Year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提名 94《虎帐狼烟》(铁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彩色片)提名 95《封面女郎》Cover Girl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音乐(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歌曲)、最佳音响提名 96《玉女奇遇》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提名 97《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 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效果提名 98《暴君焚城录》Quo Vadis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提名 99《康·蒂基》Kon-Tiki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记录片 100《马戏团》The Circus 第一届奥斯卡(1927-1928)特别奖 布拉德 皮特演过的那个古装片子是《特洛伊》阿喀琉斯为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帕琉斯之子。 初生时,母亲将他放入天火中灼烤,希望把他身体里父亲遗传的人的成分烧掉,能成为天神。 但被不知情的帕琉斯发觉而遭到了阻止。 无奈之下,忒提斯把阿喀琉斯带到天上,抓着他的后跟,将他的身体在天河中浸润。 从此,阿喀琉斯全身刀枪不入,除了脚后跟。 故西谚“阿喀琉斯之踵”寓意最薄弱、最致命的部分。 忒提斯早就知道儿子的命运,但她仍希望阿喀琉斯能躲过劫难。 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穿上女孩子的衣服,宣称是国王的女儿,一直到成年,人们居然都毫不察觉。 阿伽门农出征之前得到神谕:如果没有阿喀琉斯参战他将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 于是他派聪明的奥德修斯去征召阿喀琉斯。 在王宫之中,奥德修斯只看见一群女孩,无法辨认谁是阿喀琉斯。 奥德修斯心生一计,他将一套长矛和盾牌放在王宫的地上,然后叫随从在外面鸣响警号,这意味着有敌人进犯。 所有的女孩都惊慌失措,四处躲避。 出于战士的本能,只有阿喀琉斯拿起了武器,准备保卫国家。 由此传说可以看出,阿喀琉斯的面容应该如女子般娇好俊美,而非布拉特*皮特这般刚毅粗犷,除非帕琉斯的女儿长得都像《大内密探》里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 至于“天下最美丽的女子”海伦,那是不管谁来演绎,都会招来一片指责。 海伦何以会得到这样的封号?因为她的母亲丽达,本就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甚至打动了天父宙斯。 于是宙斯化作一只被老鹰追逐的天鹅靠近正在洗澡的丽达。 丽达觉得这天鹅着实漂亮可怜,便把它抱入怀中,宙斯乘机与其亲昵。 丽达便怀孕生下海伦。 这一题材,被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艺术家反复表现。 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帕里斯没有了《指环王》里精灵射手的风采。 也难怪,那个形象太出挑,太引人注目了。 就像有人评论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他永远是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个小子了。 ”顺便一说,法国的首都就是以这位多情的特洛伊王子的名字命名的,看看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吧。 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最后演变成人神之间,天神之间的战争,阿喀琉斯被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脚踵而死。 但不是因为电影里说的,阿喀琉斯在太阳神庙里,砍掉了阿波罗雕像的头颅。 这种事情,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电影最感人的部分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冒险潜入阿喀琉斯的营帐,企求自己儿子的尸体,真实表现了最深沉厚重的父爱。 王国里最伟大的战士死了,最让父亲骄傲的儿子死了。 他的亡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尸体被敌人侮辱,想象一下做父亲的心里的伤痛。 他不惜以国君的身份,向敌手屈膝,只为了儿子能有死后的荣耀。 电影里那雪白的胡须,深邃而哀伤的眼神,让人难忘。 还有阿伽门农,在希腊神话中,他领导了长达十年的坚苦卓绝的特洛伊战争后,又历经坎坷,终于回到自己的王宫,却立刻被偷情的妻子杀害。 而电影中,他是一个贪得无厌、充满欲望的独裁暴君。 好莱坞总要给这么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找一个相当的理由吧。 而有了这么一个理由,电影也就仅仅是电影了,永远不可能成为被传诵千年的英雄们的悲剧。

求教关于电影公司

是米高梅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那举世闻名的“狮吼”就是一种专利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电影公司。 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高梅公司。 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 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影星如G.嘉宝、C.盖博、J.哈罗、S.屈赛、R.泰勒、J.克劳馥、N.希拉等等,导演如斯特劳亨、K.维多、F.朗格、G.顾柯、V.弗莱明等等。 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块肉余生》、《叛舰喋血记》(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双城记》等之外,90%为平庸之作,内容浅薄、脱离现实,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 米高梅公司日复一日地象工厂生产工业品的流水装配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出了大力。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摄大场面歌舞片为重点,生产了几部颇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 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发生危机,到60年代初该公司连年亏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 70年代初,美国拉斯韦加斯的大资本家K.克科里安买下了米高梅公司。 新的主管人员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统统拍卖出去,并把资金投入拉斯韦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和其他能获利的方面。 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荣,但制片却只是这个公司的广泛业务范围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米高梅80年风雨历程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创立于1924年5月17日,公司的银幕标志就是那只如梦初醒的怒吼雄狮。 从成立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是好莱坞现存最老牌的电影公司之一。 下面是米高梅公司成立80年来的大事年表。 1924年:米特罗(Metro)电影公司老板马尔科斯.洛夫收购了高德温(Goldwyn)电影公司,并将传奇制片人路易斯.梅耶(Mayer)的制片公司纳入旗下,米高梅电影公司宣布成立,梅耶成为米高梅的首任总经理,欧文.塔尔伯格任制片主管。 《He Who Gets Slapped》是米高梅发行的第一部电影。 1928年:怒吼的狮子第一次在戏院出现,它与米“为艺术而艺术”(Ars Gratia Artis)的座右铭一起成为米高梅的注册商标。 1930年:影坛巨星克拉克.盖博签约米高梅,为成米高梅“片厂制度”下签约的第一位影星。 1936年:欧文.塔尔伯格逝世。 随后,路易斯.梅耶令米高梅成为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公司。 1939年:米高梅发行了《绿野仙踪》、《乱世佳人》,这两部影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1年:歌舞片不断没落,路易斯.梅耶被迫退休。 1957年:路易斯.梅耶去世。 1959年:米高梅发行的《宾虚》不仅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它获得的11项奥斯卡奖的纪录至今也没有影片能打破。 1962年:联美(United Artists)公司发行了第一部007影片《诺博士》。 1969年:米高梅发行的《午夜牛郎》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X级电影。 1970年:亿万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收购米高梅。 1976年:联美公司发行了又一个传奇系列——《洛奇》。 1981年:米高梅吞并联美,成立米高梅�联美公司。 1986年:科克.科克里安以14.5亿美元的价格将米高梅卖给特德.特纳,特德.特纳迅速将联美和米高梅公司的一部分卖回给科克.科克里安,又将米高梅剩下的大部分公司卖给了里诺,但保留了米高梅自1948年以前的所有电影,以充实他自己的电视节目。 1990年:科克里安将手中的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亿美元卖给以吉安卡多.帕瑞蒂为首的意大利财团。 1992年:由于帕瑞蒂被指控以欺诈手段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米高梅被法国银行拍卖。 1993年:弗兰克.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团队随后发行了《矮子当道》、《黄金眼》等卖座片。 1996年:科克里安以13亿美元的代价再次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 1999年:马卡索被科克里安的副手艾历克斯.叶梅尼杰取代。 2002年:米高梅发行了第20部007电影《择日再死》。 2004年:科克里安再次出售米高梅。 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再易主 米高梅已成日货摘自新华网 来源:信息时报时代华纳与索尼集团竞逐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MGM)已有突破性进展。 米高梅周一证实已与日商索尼为首的集团就收购案达成原则性协议,同意索尼以每股12美元和承担债务总计近50亿美元的代价并购米高梅。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个以索尼为首的投资集团成员包括私人投资基金Texas Pacific 集团以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另外还会寻求其他投资伙伴。 熟悉内情人士指出,全球最大有线电视系统Comcast公司在米高梅被收购后,可能投资3亿美元。 米高梅稍后也发布声明指出,已就收购条件与包括索尼美国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公司、Texas Pacific集团及DLJ Merchant Banking Partners公司等在内的集团达成原则性协议。 继美国媒体巨擘时代华纳决定退出竞标米高梅大战之后,引发外界诸多揣测,促使米高梅打破缄默,终结谣言满天飞的情形。 熟悉此一收购案的消息人士稍早对法新社说:“这是一项原则性协议,双方尚未敲定最后协议。 ”米高梅表示,根据前述协议,索尼为首的投资人将以每股12美元现金收购米高梅股票,或总计29.3亿美元,另外将承担米高梅约20亿美元的负债,米高梅是亿万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所有。 米高梅也宣布,已在9月13日收到1.5亿美元保证金,为向董事会建议这项收购案清除障碍。 管理高层预定在9月27日建议董事会接受这项收购案。 根据《综艺报》报道说,索尼为首的集团在上周末抬高收购价码至每股12美元,及同意承接米高梅20亿美元负债。 索尼此举导致时代华纳公司在周一时决定打退堂鼓,拒绝以每股逾11美元的代价收购米高梅,索尼成为惟一竞标者。 一旦买下米高梅,索尼片库规模将倍增至大约8000部,其中包括米高梅影库中拥有的《007》系列以及《粉红豹》系列,有助索尼提高DVD销售。 洛杉矶媒体及娱乐事业分析师大卫.米勒指出,这种组合不错,索尼要的是片库,而且片子数量越多越能降低成本。 索尼发言人安.摩弗根、米高梅发言人珍妮特.简基吉安都不愿对此新闻发表评论。 索尼48亿美元收购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日本电子巨头索尼终于将美国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纳入旗下。 米高梅上周五表示,以索尼牵头的国际财团已完成对米高梅总耗资为48亿美元的收购。 索尼由此获得了米高梅4000多部电影的资料库,并借收购一跃成为全球私营独立动画、电视和家庭娱乐业的“新贵”。 米高梅当日称,以索尼牵头的国际财团以30亿美元的现金支付方式接手了米高梅。 交易依据去年底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以每股12美元作价,索尼等还将负担米高梅18亿美元的债务。 在收购完成后,执掌米高梅的将是公司前首席财务官丹泰勒,他将直接对由索尼和财团中其他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对于米高梅目前在全球拥有的1400名雇员,泰勒将同新的董事会一起制订出新的用人计划,届时不会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形。 对于索尼而言,此次不惜重金收购米高梅,主要是看中其所拥有的4000多部电影和多部电视剧的资料库。 这些经典影片对有志于开发和做大家庭娱乐市场的索尼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隐退8年后,嘉宝于1949年复出,计划出演“朗泽斯公爵夫人”一角,而且还试了镜。 巴里帕里斯在其1995年的传记中仍对这些镜头感到吃惊,“嘉宝向人们证明了她的确是魅力不减当年。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预算飞涨,制片人放弃了合同。 嘉宝对这个结果非常震惊,这可能是自嘉宝息影以来她最有兴趣的一部电影。 即使在1941年拍摄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双面女人》时,嘉宝显然从未考虑过要正式退出影坛。 但就是这部毫无幽默的喜剧却令嘉宝心灰意冷,在剧中,她为了令丈夫对自己的爱永不磨灭,用尽各种办法。 在此之前,嘉宝从未真正失败过。 虽然,嘉宝在近10年前是美国票房的主要号召力,但她仍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而且其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是无可置辩的。 但随着二战的爆发,欧洲市场已不再是其影片的选择地。 据传闻,当时她曾决定等到战争结束再拍摄电影。 但嘉宝等的时间越久,重回银幕塑造那些羞涩的角色就越是困难。 在36岁之际,嘉宝毅然决定引退。 但在喜爱电影的人们眼里,嘉宝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她选择的息影时机恰当吗?她是否过早走下银幕了呢?正如我们对其生活的多数了解,这些问题也都是难解之谜。 就像约翰吉尔伯特在《瑞典女王》中对嘉宝说的:“你永远是个谜。 ”威廉斯是为嘉宝过早离开艺术舞台深表惋惜的众多影迷之一。 在他的自传中,他描述了自己对嘉宝坚定地拒绝接受返回银幕建议的失望之情。 威廉斯写道:“对一位艺术家来说,放弃她所衷爱的事业是多么的悲痛呢:我认为这要比死亡痛苦的多...”嘉宝于1990年逝世,终年84岁。 自此后,嘉宝对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传奇的名字。 然而,她远离银幕的时间越长,人们越是思慕她。 魅力数十年不减在一个明星们绞尽脑汁,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争先恐后”出现在公众视线的年代,很难理解一位正处于事业颠峰的名人竟然能淡泊名利,远离鲜花和掌声,毅然抽身隐退!她是否是厌倦了扮演“象征”的日子,仅仅是奢望回归 “人” 的正常生活?(嘉宝在《瑞典女王》中的台词,也许是最贴近她自身写照的电影),或许她是如此脆弱,担心万一有朝一日招致挫败时,无力面对摄象机镜头?现存的可以对嘉宝进行评价的唯一的根据就是她留给世人的影片。 同其他虚构人物玛里琳门罗或是詹姆斯迪安相比,嘉宝至少还留有作品。 尽管她在早期作品如《罗曼史》或《激流》中的表现确实是愚蠢的,但在《卡米尔》、《瑞典女王》和《尼诺奇卡》中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或许没有影星在退出银幕这么多年后,仍能被观众久久追忆,但葛丽泰 嘉宝却做到了!(米高梅电影公司标志电影公司。 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高梅公司。 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 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影星如G.嘉宝、C.盖博、J.哈罗、S.屈赛、R.泰勒、J.克劳馥、N.希拉等等,导演如斯特劳亨、K.维多、F.朗格、G.顾柯、V.弗莱明等等。 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块肉余生》、《叛舰喋血记》(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双城记》等之外,90%为平庸之作,内容浅薄、脱离现实,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 米高梅公司日复一日地象工厂生产工业品的流水装配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出了大力。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摄大场面歌舞片为重点,生产了几部颇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 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发生危机,到60年代初该公司连年亏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 70年代初,美国拉斯韦加斯的大资本家K.克科里安买下了米高梅公司。 新的主管人员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统统拍卖出去,并把资金投入拉斯韦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和其他能获利的方面。 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荣,但制片却只是这个公司的广泛业务范围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2002年影片:007第20集《择日再死》Die Another Day Barber Shop 《理发店》The Crocodile Hunter:Collision Course 《鳄鱼猎手:激情之旅》Windtalkers 《风语者》Deuces Wild 《狂野的青春》40 Days and 40 Nights 《绝情40天》Hart’s War 《哈特之战》Rollerball 《疯狂轮滑》米高梅电影公司2001年影片:Kate & Leopold 《隔世情缘》Amelie 《艾梅丽》Iron Monkey 《铁猴子》Bandits 《抢劫情缘》Serendipity《飞来好运》Jeepers Creepers 《惊心食人族》The Others 《小岛惊魂》Original Sin 《原罪》Legally Blonde 《律政俏佳人》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 《再坏还能怎样?》Bridget Jones’s Diary 《布里吉特的日记》Heartbreakers 《令男人心碎的女人》Hanniba 《汉尼拔》Chocolat 《巧克》来源:福布斯这里是公司官方网站:

欧美明星

1993年,美国健美界仍然为施瓦辛格是名健美运动员举行了庆祝活动。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获得了本世纪最佳健美运动员称号。 举行庆祝活动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好莱坞俱乐部”的成立。 在该俱乐部里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电影,俱乐部的装饰也大都是著名影片中出现的人工制品(主要是三位董事长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出演的影片)1993年,上述三人在成功地建起美国好莱坞俱乐部之后又一路风尘地来到了英国,到达英国后,他们又建立了伦敦好莱坞俱乐部。 施瓦辛格还不失时机地宣传他新开辟的这项事业。 精明的施瓦辛格在舆论宣传方面很内行。 回头看一看,这些年来,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在上演前几乎都是由他打头阵进行宣传活动的。 他比别的演员们更知道宣传的重要性,他也比别的人从宣传中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因此,这一次的英国之行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宣传时机。 他不顾多日劳累和疲乏,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活动:让大众接受他和他所关心的事。 伊文·雷特蒙可能这样说过施瓦辛格,他说:“施瓦辛格倒退到40年代的古典影星当中去了,如果你愿意返祖,为什么不一直退回去呢?”到1993年,曾经到处沾花惹草的他还享受到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不说别的,单这一点,好莱坞的许多影星就望尘莫及,因为家庭生活不够美满幸福几乎成了演艺界的通病。 因此,好莱坞的很多人都极想知道施瓦辛格家庭幸福的秘密所在。 那时候人们经常能看到施瓦辛格和妻子玛丽娅、两个女儿:3 岁的凯瑟琳·尤妮斯和1 岁半的克里斯蒂娜·奥雷莉亚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情景,这至少说明了施瓦辛格夫妻关系是融洽的,而且,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这位巨星给他的孩子们创造的童年生活要比他的父亲盖斯塔夫给他创造的童年生活要幸福得多。 1993年对施瓦辛格来说,还有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最后动作英雄》的上映。 这件事后来被许多人称为施瓦辛格事件。 《最后动作英雄》这个片名本身就给影评家和明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 对于这一切,不知道别人是否早以看到了,但是却在施瓦辛格本人的预料之中的。 早在1992年春,施瓦辛格就看到了这一切,因为那时候他就曾说过:“这一连串的成功终有一天会结束,当然人们不禁要问:结束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是那种对此过多考虑的人,现在我对家庭、工作、生活都感到万分地满意,还求些什么呢?”有些喜欢散布谣言的专栏作家曾在文章中暗示说:“还有最后一样东西是施瓦辛格梦寐以求的,那就是从政。 对施瓦辛格来说这只能意味着一样:总统的职位。 ”施瓦辛格听到此类捕风捉影的说法后,很快就否定了他有这样的愿望。 给大家的印象是,他似乎只满足于巩固他在电影界的最高地位。 在与玛丽娅结婚之前往政治方面发展就已经在他的心目中不占主要地位了。 他们俩的结合不曾引起过任何谣言(史泰龙几次失败的婚姻家喻户晓,与他相比,施瓦辛格在这方面又占了优势),那位总统的后裔也没有将施瓦辛格引向仕途。 施瓦辛格与妻子玛丽娅的政治观点至今仍然相当对立,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与妻子及肯迪尼家族的关系。 肯尼迪一家从来不是把他看成外人,正如一位熟悉内情的旁观者所言:“他的婚姻证明了‘粗俗的人在大雅之堂也可以装得温文尔雅同年,史泰龙准备开一个男士俱乐部,想让施瓦辛格签名支持。 但是,施瓦辛格没有同意。 史泰龙的这位同行和对手向他提醒说:“最近妇女问题是个高度敏感的问题。 开设一片纯男士的天地,你就不怕冒犯了全国上下每一位聪明的女性吗?”由此可见,施瓦辛格对事物的敏感程度远远地超过了另一个影坛上的天皇巨星史泰龙。 施瓦辛格对事物的敏感程度在其他事情上也多次得到过验证。 施瓦辛格有许多的崇拜者,有时候他到了某个地方,欢迎他的人群海啸般此起彼伏的场面有过,但是,也有人不欢迎他甚至骂他。 施瓦辛格承认,曾经有个小孩子迎上前来对他这样骂道:“蠢驴!”他当时感到非常难堪,感到焦躁不安。 我们从上述这件事上可以推测出,这个骂他的小孩子至少看见过他演的《全面回忆》。 因为那部电影的台词中有这句骂人的话。 如果施瓦辛格想验证一下他演的电影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影响,大概没有比这更好的例证了。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施瓦辛格非常精明。 他开诚布公地承认当众受到小孩子的侮骂时,恰逢好莱坞电影界正在认真反思电影的未来前景。 当时电影界的目光并没有太落在它对近年来充斥电影市场十分红火的性、暴力暴露都很明显的影片的追踪记录上。 当时电影界更注意的是这样一种趋势:即,也许可以从那些反映“家庭观念”的影片中赚取更多的钱。 据说这类影片重视轮廊分明、风格朴实、毫不做作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这些电影在民意调查中可以得到PG-13的评价(PG指的是适合一般观众观看,但建议父母对儿童观众加以指导性的影片),从而打开评论家庭的闸门。 那时候,好莱坞的每个电影制片厂都祈祷沃尔特·迪斯尼的灵魂降临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制作灵感,因为这种道德观念方面的趋势是任何人都无力扭转的。 而布什和丹·奎尔引起的政局不稳更对这一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一坚守正派、正义的新潮流下,施瓦辛格当然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地位。 对像他这样仅在80年代所拍电影收入(毛收入)合计就超过10亿美元的影星来说,无疑有能力迅速迎接这个挑战。 据说当时施瓦辛格正忙着拍摄一部中标的名叫《朱恩与弗洛伊德》的喜剧片,他扮演朱恩·达斯汀,霍夫曼扮演弗洛伊德。 当有人来请他担任另一部以喜剧人物德得法官为题材的影片的主角时,施瓦辛格在给制片商的信中这样写道:“请我当主角,影片绝对成功,否则只会失败。 ”我们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施瓦辛格那时是多么的自信。 当时已讲定拨给影片5000多万美元的预算,但几个导演你推我搡迟迟不能投拍,施瓦辛格最终只好把它撂到了一边而去忙别的事了。 “《基督山伯爵》如果重拍,定是部出色的家庭娱乐片,可惜没能拍成。 施瓦辛格曾经万分遗憾地这样说过。 施瓦辛格把其原因归结为口音上的过错。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中从来没有妨碍巨星施瓦辛格从事他以前非常渴望想做的工作。 施瓦辛格曾有希望在一部名为《甜牙》的影片中扮演其中的牙齿天使。 如果这样,该片也许就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甚至有望获奖。 当时,罗恩·安德伍德已签约担任了导演,但因大家怀疑剧本本身有缺点,就把拍摄工作又耽搁了下来。 就这样七差八错的,好几部邀请施瓦辛格参演的有望投拍的影片都未能真正投入拍摄。 不久施瓦辛格就接下了影片《最后动作英雄》。 《最后动作英雄》这部影片的起点很低。 两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赞克·佩恩和亚当·莱福学施瓦辛格的样子写了一部成功的剧本,名为《野蛮之至》。 剧中的主人公有一句口头禅是“天大的错误”,这个剧本在最后一次的改编中仍然保留了这句话。 佩恩和莱福把剧本拿去拍卖时,许多人认为很有希望,请来施瓦辛格拍摄该剧。 但按照好莱坞的传统,剧本还需进一步改进。 沙恩·布莱克曾担任过剧本《致命武器》、《最后一名童子军》(布鲁斯·威利斯的作品,大众对该剧本的评价可能太低)的改写工作,他这次被召来改写佩恩和莱福的作品时,他决定与同事大卫·阿诺托合作。 当时,阿诺托唯一出名的作品是《福特·费尔莱恩历险记》。 这两人被哥伦比亚公司花100 万美金雇用。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100 万美金没有白花。 沙恩·布莱克和大卫·阿诺托最后写出的稿子比较令人信服。 但是,施瓦辛格却认为该稿仍需加工。 他说:“还需要继续加工,只有精品的剧本才有可能拍出精品的影片。 ”在施瓦辛格的强烈要求下,哥伦比亚公司又花厂100 万美金请来了久经考验的电影剧本修改人威廉·戈尔德蒙。 威廉·戈尔德蒙答应再花一个月的时间修改布莱克和阿诺托改写的剧本。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相信影片的剧本还需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反复修改,可是,事情的确如此,剧作家的原稿由打字机上打出来直接送到摄影棚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好,这下应该是可以开拍了。 ”这是施瓦辛格看了戈尔德蒙修改后的剧本的评价。 很显然,他对这一次的修改很满意。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这一稿中把前几稿里有些含糊不清的幽默给删掉了,此外戈尔德蒙还把两个主人公之间那种不可缺少的、会使彼此经济上受益的亲密感表现了出来。 ”施瓦辛格说。 对哥伦比亚公司来说,只要施瓦辛格对剧本满意了,就意味着他会出演这部电影。 施瓦辛格能出演这部电影就等于得到了电影界的最高奖赏。 “只要有这位大明星出演主角,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许多演艺界的人士当时都是持这样的态度。 1991年下半年刚刚走马上任的影片厂主管马克·坎顿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士之一。 他上任伊始就把赌注压在了施瓦辛格的身上。 他说:“从上任开始我就认识到制片厂的未来寄托在施瓦辛格这位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影星身上。 ”拍摄《最后动作英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力量的较量。 拍摄工作的安排给了施瓦辛格很大的支配权。 这是他以往拍影片时从未有过的。 难怪施瓦辛格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拍片时感到如此彻底地轻松。 合约上明确规定了他对影片可以行使的权力,这份权力的报酬可不低:1500万美金外加100 %的利润。 “制片厂对我还算公平,他们也许觉得领衔主角对影片的各个方面都过问,给他这样的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 我对影片的负责自然而然地包括考虑剧本、选派演员、影片宣传、生产影片中受人欢迎的小物品、电影的发行计划等。 ”施瓦辛格说。 施瓦辛格有个大胆的、已经证实的信条,那就是要想取得进步就需从开始就摆开大阵势,不断扩大发展,绝不回头(这一信条在施瓦辛格的健美运动、拍电影、家庭生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最后动作英雄》就是在他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拍了。 哥伦比亚公司信心十足。 这部新影片是90年代中叶推出的,具有丰富的社会色彩。 确定影片这一宗旨,施瓦辛格和制片厂其他工作人员具有同样的功劳。 他们还明确规定,影片即使不避免暴力,也应当用恰当的方式把它表现成一种无用、荒唐、邪恶的东西。 剧组人员确定这一宗旨并不是因为道德感的一时驱使,而是因为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制片厂发现PG级的电影的票房收入可达1 亿美元,比R 级电影(17岁以下青少年除有家长陪同不得观看的电影)的收入要高三倍,坎顿让大家放心,他说:“没有暴力镜头的家庭娱乐片有自己的优势,好的动作片也未必就非得有枪杀的场面不可。 ”其实在几代人之前的有些杰出的影片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坎顿是不是从这些影片中顿悟的呢?几乎可以肯定,坎顿一直在注意斯蒂芬·斯匹尔伯格拍摄的《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将与施瓦辛格主演的《最后动作英雄》一片同时与观众见面,而且肯定会让大批的观众全家出动观看。 对斯匹尔伯格来说,也许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让施瓦辛格签约演《侏罗纪公园》,但这点做不到,因为在斯匹尔伯格导演的所有电影里,角色和演员都不是特别有趣,施瓦辛格在这种总体安排中不可能有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史泰龙正在三星公司演《绝顶雄风》(这部影片的名字与史泰龙当时的处境很巧合,他自己的影星声誉正岌岌可危。 )。 强弓之末的史泰龙想借此再次挽回自己正在下滑的声誉,因此,当时的史泰龙无疑是十分的焦虑和担心,因为连他自己也拿不准《绝顶雄风》会是怎样的一种命运。 施瓦辛格演技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总是让自己的性格溶入所拍的影片中。 还有,他总是找最好的作家、最好的剧本。 但是,史泰龙一般不这么做,史泰龙有些屡犯的过失是那些对电影各方面的了解更透彻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犯的。 很显然,这时候的施瓦辛格在电影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如果在1993 年与上述两部影片的龙虎斗中能够再次取胜的话,足以使他一跃而出,成为同辈人中最有影响的影星,他说:“美国正在向反暴力的方向发展,我想国家已清楚地看出暴力影片对城市的恶劣影响。 ”施瓦辛格参拍的影片充斥着暴力、大毁灭、枪杀。 他说出这样的话听上去似乎在讲大道理,但我们似乎找不出理由否定他讲出的话既像出自一位生意人之口又像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做现代社会调查的人之口。 《最后动作英雄》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非常微妙,他使人们不禁对它所反映的社会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了新的争论。 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随着立场的转换它推出暴力场面,只是为了使人们对暴力是否有必要产生疑问,从而嘲笑它。 使用景中景的手法可以使暴力行为着上去显得异常遥远。 银幕上出现的是另一个银幕里面的暴力行为,足可以让人拙劣地模仿,但其自身很明显可能引起误解。 施瓦辛格坚信像兰博那样实行歼灭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会证明他的这一看法是否只是追赶社会一时的潮流,但施瓦辛格反对制片商的建议:洋娃娃杰克·斯莱特必须配备玩具机关枪、子弹。 这只是个开始,随着道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暴力行为的看法也会改变,至于影片《最后动作英雄》,也许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施瓦辛格正在着手改变自己努力形成和奠定的风格。 约翰·迈克蒂尔南曾顺利、成功地编导了《食肉动物》,施瓦辛格对他的印象很好,这次他又出任导演,手头掌握着6000万美元的影片预算(有人说实际预算达8000万美元,比较可靠)。 当时,这位导演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八个星期供拍片前的预备工作,5 个月摄制,10个星期做善后工作。 如此紧迫的时间,如果换了其他能力稍差的导演,显然是很难完成的。 与过分紧迫的时间相比,《食肉动物》剧本中大家公认的故事情节的死板就算不上是什么难题了。 施瓦辛格一直希望与迈克蒂尔南再度合作,后者也抱同样的想法。 迈克蒂尔南甚至津津有味地想象着新片在观众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他甚至像保罗·弗霍伊文对《全面回忆》情节的错综复杂非常感兴趣时那样,翻来复去地想:“如果斯莱特不在银幕上出现,它与影片中其它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呢?还是仍然存在?有许许多多的机械上的问题你不想提起,因为那样会把这个童话故事彻底毁了,得想方设法找出条路子:既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又不至于有半道上砸锅的可能。 ”《最后动作英雄》片始终笼罩在一种热闹的气氛之中。 例如,玛丽娅初次拍片,作为谢朗·斯通和罗伯特·帕特里克的佳宾(两人都答应了施瓦辛格的请求,帮助他开只有圈内人才懂的玩笑),健美冠军让·克劳德·戴蒙(表演的很成功,但不大可能真正危及施瓦辛格的地位),还有薛威·蔡斯,还有丹尼·大卫特为猫配音。 英国剧坛的名演员琼·普劳赖特难得被好莱坞请到与男主角搭档,她这次搭档的主角比她以前与之合作的任何一位男演员似乎都年轻许多。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最后动作英雄》一片上映后,非常令人失望,更别说与《侏罗纪公园》相抗衡了。 普劳赖特的演技一直为世人所敬仰,她在《最后动作英雄》中的表演几乎算不上最出色的一次;评论界认为施瓦辛格的黄金时代可能即将逝去,如果说他的表演还没有走下坡路的话,至少已经有了走下坡路这个苗头。 从《最后动作英雄》这部影片中,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外表异常花哨,内里却无实际内容,机会主义者的故作姿态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对施瓦辛格最忠实的崇拜者们无疑是一次耐心的考验。 多年来我们对施瓦辛格表演的很多不足之处已非常地宽容,我们反驳那些贬低他的人说:“他的表演比那些对其不甚了解的人的想象要好的多。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无疑已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很早以前他为了能出演那些对表现他健壮的体格有用的影片,放弃了所有可能获奥斯卡奖的影片;我们也接受了他那种敏锐的才智,正是这种才智使影片中极为暴力的镜头不显得过于刺激;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为我们的电影界,为我们的文化界真正做出的独特的丰富的贡献。 不过要真正理解《最后动作英雄》还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这部影片确实把我们对施瓦辛格的好印象几乎都抹杀了。 这一次,我们是在看我们信任的魔术师在变戏法,我们不仅第一次看到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而且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的把戏失败了。 剧本《最后动作英雄》写得很有知识性,很成功,讲的是一个长着雀斑、名字叫丹尼的男孩的故事。 丹尼很聪明,常有些小烦恼,他的家庭属单亲家庭,在家里他一直想做个好孩子,他对执拗的老尼克以前开的那家电影院十分着迷,那座电影院现在早已破烂不堪,不对外放电影了。 尼克只给一位观众放电影,那位观众就是丹尼,放映的也只是杰尼·斯莱特的影片(施瓦辛格主演),丹尼绝对相信杰尼·斯莱特的能力。 尼克给丹尼一张具有魔力的票,这张票以前归哈里·霍迪尼所有。 借助这张票的神力,丹尼穿过银幕,和影片中的杰克斯莱特一起去冒险。 邀游在杰克主宰的神奇世界里,影片中的丹尼眼界开阔了。 当他和杰克一起从杰克的影片中跳出来时,已长大成人的丹尼才认识到银幕上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大不相同。 他发现暴力在影片中很有意思,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只会是杀人,是伤害,只会让人非常不安,在生活中必须考虑到他人。 回到现实生活中后,杰克逐渐认识到现实比他在电影里的生活要好得多、要亲切的多,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好人。 影片试图通过施瓦辛格的表演,展现主人公这一神奇的魔力转变,不曾想到却是施瓦辛格自己成了观众谴责的对象。 即使是观察力不太敏锐的观众也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制片人在竭力宣扬自己的观点,两者兼得。 制片人采用的方法很高明,可惜没有丝毫艺术性,他们把暴力镜头放在影片中。 通过这一处理,杀人、故意的损害既可以表现出来,又可以用荒诞的城中城的借口加以推脱(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并不少,那个丑陋恐怖的凶手和那个讨厌的装怪脸的丹尼贯穿于整个影片)。 当施瓦辛格与那个毁灭一切的终结者类似的面目出现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是施瓦辛格,只是假装了杰克·斯莱特而已,他这样做只是让大家看到影片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他正准备去参加杰克新影片的拍摄工作,被玛丽娅·史利弗劝说放弃了,转而去张罗创办好莱坞俱乐部的事。 该影片中如果在剧本改写、选派演员、导演演技上事先有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所采用的方法或许也能成功,很可惜影片想要表达的幽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施瓦辛格在影片中常说的那句“天大的错误”用在他所拍的影片上可谓恰当,仿佛这部影片的失败是他事先预料到的。 琼·普劳赖特在影片开始时对劳伦斯·奥利弗介绍《哈姆雷特》时的样子简直是硬充滑稽,令观众哭笑不得(对知道她是奥利弗的前妻的人来说,她的那种只有圈内人能懂的玩笑显得索然无味),那个会放屁的死尸虽然在影片中设计得最好的镜头中出现,但也没能起到娱乐的效果。 查尔斯·戴恩斯扮演的那个恶棍收集了一堆设计者的玻璃眼睛,但是他充其量只抵得上詹姆斯布恩德拍摄的铺张华丽的镜头中剪下的边角料,因为他那种可恶的形象观众见得大多,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 当我们看到《绿野仙踪》的格调与暴力充斥的电影相冲突时(在观众们熟悉施瓦辛格时,这类的影片就敲响了施瓦辛格影视生涯的丧钟),我们就不由地将该角色与他和杰克·斯莱特生活的电影世界里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影片中红拖鞋这一安排,因为魔力失效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丹尼从现实世界进入神奇的电影世界时(这一进入竟改变了他的生活),观众看到银幕上只剩下一片空白,我们不能不再一次遗憾地说:“这是《最后动作英雄》一片的又一败笔。 ”电影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就是它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这一点,无论是在电影产生之前的小说作品,还是在电影产生之后的电视文学作品,或者其它别的文学样式都是不能与它相抗衡的。 但是,《最后动作英雄》一片在这一点上显然未尽这种应尽的责任和优势。 不用说,本来就对该片十分不满的人们又突然看到了这么一处空白时,他们的心情可能会变的更糟。 也许就在他看到空白的这一刻,影片的真实性、影响力一下子又大大地削弱了。 这一败笔无疑进一步说明了拍这部电影的人对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影片的不足之处还不仅仅就上面这些,大团圆的结局也很可笑,不能不令观众认真地去思考影片是否真的想要表达其反暴力的主题。 最后一点就是影片想在几个地方表现其高出其它影片的高明之处,可惜却都没能成功。 比如伊恩·麦克伦(在美丽的浮雕贝壳中)突破第七道封锁,警告人们死亡即将来临等。 影片企图通过自己的内容阐述一些大道理,这样做就把影片本身以及观众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看得过于简单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施瓦辛格走上影坛后,不遗余力地奠定自己赖以生计的表演风格和给自己争得一个好的名声。 然而,在《最后动作英雄》这部影片中他却轻率地贬低了自己,不知道这位从10岁起就苦苦奋斗的奥地利人的后裔意识到这一点没有。 影片《最后动作英雄》映前的宣传也很失败,几乎一律都是沉闷无趣的介绍,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关于这部影片的失败之处我们就不一一细讲了。 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用一句中国话:没有不散的宴席。 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成功者。 施瓦辛格在似乎永无止境的成功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了,关于这一点他本人在拍《最后动作英雄》之前几乎还不曾意识到。 可是不久,当他发现自己因为拍的片子如此失败,而同时上映的《侏罗纪公园》又是如此轰动时,毫无思想准备的他突然感到无地自容。 这位影坛霸主感到有失身份和面子,甚至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 在面临着失去自己在电影界苦心经营的地位之时,昔日不可战胜的施瓦辛格、冠军施瓦辛格,就像一只恐龙,开始逐渐地从电影历史上消失。 与恐龙不同的是,他在消失之前似乎还要明确地告诉正直的美国公民:应该达到怎样的道德标准。 我们说这话不是随意臆造的,而是有确实根据的。 在《最后动作英雄》一片中,杰克预言说:“丹尼的生活中最大的希望可能就是和他的第一个妻子离婚。 这样的世界可能就是今天的美国人生活的世界。 施瓦辛格要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达到他为他们指出的道德标准。 杰克还对丹尼说过一句令人信服的话,他说:“世界是你自己创造的。 ”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也许并不深奥,也许会让观众们感到施瓦辛格把他们的智力估计得过低。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醒施瓦辛格一句:“在你想改变自己事业的方向时,应该信任自己的影迷们。 ”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那些影迷们造就了巨星施瓦辛格的。 成了巨星的施瓦辛格更应该通过克制的陈述、机智、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技艺,而不应该采用虚伪的花哨的柔情,让观众去忍受。 尽管如此,在我们决定不再谈论该片时,我们心中不免还是疑惑:该片也许是施瓦辛格演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只是其价值没有被观众发现。 也许那个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领着一只猴子、拿根棍子走遍世界”的男孩,才是笑在最后、笑得最好的人,如果我们真的见到最后一个了不起的动作英雄,我们也许会发现还是施瓦辛格最好。 我们不能在施瓦辛格事业里程的某一点上过于强调,他在好莱坞电影界所处的格外引人注目的地位是因为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影片《最后动作英雄》事先就打算一定要让观众们看到一点现实世界的苦痛,也许它最终会巩固施瓦辛格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地位,也许施瓦辛格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不管怎样说,昔日的那个影坛巨星施瓦辛格改变了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动作英雄形象。 施瓦辛格现在似乎要下决心树立起自己新的形象,步入某个未知的领域。 这对于一个希望自己成为耶稣基督式人物的人来说,塑造一个全新形象是很有可能的。

 超短线炒股技巧  生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航天专业二本  长沙玩沙子的地方  乐清房产网  国考 双专业 政审  长江大学官网首页  藏红花泡水有什么功效 
本文地址: http://32k.q16k.com/article/ba023b47b57546da24a0.html
找字网

提供中英文免费字体下载、手写字体下载、书法字体下载、艺术字体下载、手机字体下载预览服务!字体商用在线全自动授权!老牌专业字体市场、字体网站。

字如网

该站点未添加描述description...

我爱资源网

我爱资源网是一个全网最大的资源网站内有网址大全,资源和导航一体网站

69DJ嗨嗨网

69dj嗨嗨网是一个原创dj音乐免费分享平台,提供最新的高品质原创dj舞曲和dj慢摇在线试听和免费dj下载,高音质MP3音乐的dj网站,知名dj每天在这里都会上传最好听的dj歌曲。

酷游网

酷游网www.kuuw.cn是一家聚合型游戏推荐平台,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游戏推荐和游戏攻略;对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单机游戏等游戏的推荐,以玩家的身份提供游戏攻略和游戏测评。

多读网

多读网汇聚各种文摘,文章,美文,养生知识,文学作品,名言警句,名家名篇,故事,短信,笑话,作文,签名,范文,诗词等经典内容,致力于原创,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道轨

起重机道轨,重轨,轻轨,夹板,压板,弯钩螺丝

四维文学

小说阅读,精彩小说尽在四维文学,免费小说,笔趣阁,四维文学网提供悬疑、校园、历史、都市、乡村、官场、灵异、军事、玄幻、奇幻、仙侠、武侠、科幻、游戏、同人等网络小说在线阅读,四维文学阅读网-www.siweiip.com

关键词指数查询

爱站网关键词指数查询综合各大搜索引擎对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关热门关键词挖掘,关键词30天全网搜索热度趋势、舆情走向、需求变化数据分析工具。

太平洋网络采编发系统

该站点未添加描述description...

亳州药市中药材市场价格

中药材天地网市场价格行情栏目,亳州药市在中药材市场的价格信息,可以在此查询到亳州药市市场的价格行情走势。

书法字典

大圈网书法字典在线查询历代书法家作品,内容包括草、行、楷、篆、隶等数以十万计的单字书体写法。

2022宝鸡企业名录

该站点未添加描述description...

uiac.net

The premium domain name uiac.net is available for sale!

人民视讯网

该站点未添加描述description...

牡丹江吧

牡丹江吧是牡丹江地区领先的分类信息平台和生活贴吧,提供牡丹江房产、牡丹江人才招聘、牡丹江租房等信息。

主题之家

主题之家,IT之家旗下站点,提供Win10主题包下载,Win7主题下载、Win7主题破解教程、Win8.1动态主题替换攻略等,最好看的Win8.1主题包,人气最高的Win7主题包,Vista主题包,还有XP主题包下载,还有智能手机的主题包,尽在主题下载。